“最近在门诊接诊了不少感到喉咙干、疼痛、咳嗽的患者,老百姓俗称‘上火’,中医认为是秋燥伤肺。”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夏骏副主任医师介绍。
“秋三月,如果病气伤了肺,到了冬天天气一寒冷,就容易发作。因此秋天要调理养肺,以防冬天发病。”呼吸科主任医师史锁芳说。
秋天为何容易伤肺?
夏骏分析说,随着秋天的到来,空气越来越干燥,秋分之前,往往是温燥,秋分之后,则以凉燥为主。肺喜欢潮湿的环境,当气候或环境火热干燥,肺气就失于清肃。肺喜润恶燥,主皮毛,燥是秋天的主气,燥易伤肺,肺失津润,宣发与肃降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,从而出现干咳少痰、气急鼻燥、唇干口渴等肺燥的症候。
肺外合皮毛,如果肺失去了滋润,它能影响到外部器官皮毛,也同样出现干燥症状,如皮肤干涩、毛发枯燥、大便干结等。
秋季护养肺部,要点在这里
第一要“调”:温燥、凉燥要辨证论治。
秋燥分“温燥”和“凉燥”, 必须进行辩证调理。部分患者为“温燥”,可以拟用桑杏汤等养阴清肺、益肺生津;如果患者出现鼻塞、轻度恶寒,属于“凉燥”就要温散与润肺并用。
第二要“养”: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。
秋季阳气渐收、阴气生长, 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。
营造“润”环境。保持室内一定的湿度;营造“润”身体。秋季气候发燥,饮食注意养肺。
第三要“防”:少烟、防寒避免伤肺
秋季要防受寒。特别是夜间注意增添衣被;秋季要少吸烟。秋季容易伤肺,因而要远离烟草。还要防厨房油烟,尽量减少或避免油烟刺激。
第四要“动静”结合:锻炼以适度为宜
秋季锻炼要动静结合,以适度为宜。